2021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大全
导语:打赢脱贫攻坚战,作风建设不能少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,希望大家喜欢。
篇一:
人类因梦想而伟大,人生因梦想而精彩!时光飞逝,岁月如歌,弹指一挥间,中国123已走过_年光辉历程。_年风雨兼程,中国123人开天辟地豪迈风采举世瞩目;_年披荆斩棘,中国123人力挽狂澜气概惊天动地!回望我们党走过的_年峥嵘岁月,人民在,国魂在,希望在,梦也在。新都,我的家乡,紧跟着祖国强大的步伐,谱写着中国梦的“新都篇章”。
合上厚重的书卷,仰望长空,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!我们溶于其中,分享着那过去的悲痛与光荣。近百年来,为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解放,在中国123领导下,新都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,前赴后继,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。为革命捐躯九死不悔的周从化;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薛实甫……多少革命先辈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!在漫漫长夜中,我们终于等到了黎明的曙光,新都和平解放了。在党的正确指引下,新都开展了征粮剿匪、土地改革等一系列运动,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,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,新都形成了机械、电子、医疗、食品、家具五大支柱产业的经济链条,是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区,连续17年名列全省十强县,连续13年保持“四川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”称号,连续4年位居全省民营经济前5,2011年入围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。
历史是一面镜子,折射过去,反映现实,昭示未来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,我们见证着这座城市一系列的变化,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“星星火炬,鲜艳的红领巾”,作为少先队员,我们小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梦想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。
有人说,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,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,而21世纪,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,“远去足音凝重,再创辉煌更撼心!”祖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,已取得了“乘长风,破万里浪”的迅猛发展。但我们要认识到,国家富强的希望,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。我们就该努力学,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,将来有所作为,报效祖国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,更应该讲科学,树理想,用科学的人生观筑起防线!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,以满腔热情,拥抱新希望。
亲爱的朋友们,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指引我们坚定信念,振奋精神,开拓创新,为家乡“六个新都”建设,实现伟大的中国梦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时刻准备着!
篇二:
说:我们对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、紧迫感,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,要真正做到内心向往贫困群众住上新房,穿上新衣,向往贫困群众发家致富,奔上小康,让扶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心中事,心中石。强调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,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,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。扶贫攻坚,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,多一些办法,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,用换位思考的方法,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。
一是走访困难户方面要带着细心去走访,做到有的放矢。走访户前,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(五保,低保,扶贫户,劳动力情况等)。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况。
要带着诚心去走访,做到将心比心。在走访过程中,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,听一听,采用拉家常的方式,以请教的语气,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,生活中存在的问题,对群众要实话实说。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,可留下公示的电话,希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。在走访过程中,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,特别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(群众年老、身边无人照料、房屋破旧、生活贫苦),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。
要调整好心态。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,要将群众当自己的亲人,朋友,以诚相待。要改变工作作风。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,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,要有耐心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一遍不行,要讲两遍,三遍。一次不在家,就走两次,三次,来调处解决问题。走访群众时,很多群众都积极配合,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,又是倒茶,又是拿凳子让坐。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,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。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一定能解决什么问题,但我们来了。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,打好群众基础,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。
二是制定帮扶措施方面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,充分考虑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,合理进行调整。
1.持之以恒开展帮扶。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,需要长期的努力。应根据实际,制定长期计划,给予扶贫对象长期、持续跟踪的帮助。
2.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。在帮扶对象中,因病致贫,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。应立足实际,创新帮扶措施,增强其脱贫能力,使之早日脱贫致富。
3.加强与村、镇、县沟通联系,给予困难群众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,致富途径,使其增强造血能力。进一步采取措施,克服困难,切实解决其生产、生活中的困难,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。
在走访群众时,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,见到年轻人不多,根据了解,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(做杂活),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,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,无经济来源,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。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情之外,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、振奋精神、自力更生、争取早日脱贫。
我相信,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,虽然现在经济生活条件较差,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,要认真学致富技能,拓宽增收渠道,提高家庭收入。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,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一定会创造出美好幸福生活。
篇三:
又一个春节如约而至。我们一家人围坐着一张小圆桌吃团圆饭。我的碗里夹满了饭菜。看着我一天天长高、长胖,爷爷奶奶都笑成了花。
“今天大过年的,我穿了新衣服。”我兴致勃勃地介绍道,“爸爸给我买的,是小熊最新款,不仅时髦,还很保暖呢。”爷爷慈祥地看着我说:“你们这一代真是幸福,赶上了好时候,都过上了小康生活”。奶奶在一旁补充说:“是啊,我们小时候哪有这种好东西,过年的衣裳是母亲用枕布自己缝制的,破了就打补丁,哪怕旧的不能再穿了也不舍得丢,还能再做别的东西。你们这代人可真是享福喽!”说完亲切地摸了摸我的脑袋。
妈妈接过话说:“到了我们这代又好些了,家里有一套单衣、一套棉衣,但是到了秋天这种半暖不寒的季节,穿单衣嫌冷,穿棉衣嫌热,因此班上的同学要么搓着手、哈着暖气;要么不停地拿着书本当扇子扇风。”
窗外小雨淅淅沥沥,屋内人们幸幸福福。我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:改革七十年,变化也真是大呀!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吃不饱穿不暖,到后来的勉强应付生活,再到现在的要啥有啥,人们的生活方式、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。
2020年是决胜小康的最后一年。我还是一个小学生,不能特别理解“全面小康”的意思,但我知道,从古人”安得广厦千万间“到现在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;从以前”农夫尤饿死“到今天山珍海味、琳琅满目、应有尽有,就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。新时代的我们,应该不辜负长辈们的希望,好好学,为祖国的明天创造更好的条件,更美的未来!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usouti.cn/1166.html